ITX-Lancer L1 Mesh 装机!
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年8月6日 凌晨
装了一台ITX主机,主要是针对如下任务的开发:
- ESP8266/ESP32
- Rust/C++/C in WSL2
- Python Web application/visualization
- PCB/CAD/3D Modelling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击阅读全文噢~
配置一览
部件 | 型号 | 参考价格 |
---|---|---|
CPU | Intel 13700K | 2499¥ |
主板 | MSI Z790i Edge | 3099¥ |
内存 | Asgard 女武神 6400MHz 32G x 2 | 1398¥ |
存储 | ZhiTi Ti600 1TB | 399¥ |
电源 | 联力 SP750W | 679¥ |
散热 | 瓦尔基里 GL240 | 569¥ |
机箱 | Lancer L1 Mesh | 649¥ |
硬件选择
机箱
既然装ITX,首先就要考虑就是机箱了。我这个人属于巨巨巨巨闷骚的,喜欢质感和设计感,对RGB已经有些无感了(觉得太土了),比较对我胃口的ITX机箱其实就只有寥寥几个:
联力A4-H20(黑色):
A4机箱的经典之作,但性价比不高:首先是作为一款推出了快四五年的老机箱对新硬件的支持肯定是不如新上市的ITX机箱的,虽然不大的体积以及紧凑的背靠背结构很吸引人但这个899¥的售价真的让人很纠结:到底要不要为了好看而牺牲更多的实用性呢?
MESHLESS AIO:
这台是B站UP主@立宗同学设计的全新ITX机箱,甚至可以优雅地把 4090 装进 ITX,非常牛逼的设计,直接看跪了…当然工期久而且价格贵(379$,是的是US Dollar…)也让人劝退就是了…
Lancer L1 Mesh
这个是有说法的~这款是国人自己设计的立式ITX,最吸引我的是那个实木IO挡板,金属+木制真的很戳我~机箱体积是15L左右,也挺沉的,我感觉空载也有3公斤吧,而且这个体积不太适合放入书包里面,但是提供了提手所以如果你在健身的话其实可以提着去上下班…他这个硬件限制最高可以兼容到PROART的4080,最多双槽卡+329mm长的显卡,风道设计看上去也比较完美,至少我还没在海鲜市场上面搜到有卖二手的;我买的是没有PCIE延长线的版本,因为我暂时还不要用到显卡所以以649¥的价格拿下~
CPU
我最终的选择是13700K。其实大部分人都用不到很高的频率,但我不一样,我研究的项目和平台代码对CPU性能极度依赖,因此拥有一个“合适”的CPU对我来说更重要,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高频率或着多个核心;与此同时,我还要考虑后续的兼容扩展性以及价格(毕竟穷,工资太少了)。
为什么选择Intel而不选用AMD呢?因为Intel的核显很不错,并且Intel也逐渐在显卡领域发展了,虽然离Nvidia还有很大差距,但多少是个好事~从之前的评测报告来看,双I卡有很不错的视频编码(AV1)的性能表现,万一我后续还想剪剪视频呢~所以选择了Intel;
至于为什么用13代i7而不用14代,首先是因为价格,其次则是散热。我自己的这套方案目前还没有看到有人能做到更猛的,所以不敢上14代;而且14代K的CPU功耗太高,我感觉不太有性价比;至于为什么还要选用一个带核显的U,这是因为我还想装黑苹果,并且等待50系显卡出来的过程中我还可以用核显过度,因为这台主机的首要目的是对显卡没有什么依赖的,一切以性能为主。最终13700K战胜了14600K,成为了我的装机CPU。
主板
关于主板的选择,一开始我就决定了是要用Z系列的主板,因为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因为CPU频率不高而导致的各种程序代码的问题留下了太大的阴影了^_^纠结许久的点其实是御三家的主板选择。华硕的价格最贵,但是主板颜色和设计我不太喜欢;技嘉的不考虑别的因素的话,超频完全不够微星的猛,但是微星的雷电4砍了,不过有三个SSD的插槽,还是很爽的;考虑到短时间内不使用外接显卡,因此我决定还是选择微星的Z790i咯~
内存
对于我来说,内存的大小真的很重要,32G的内存其实很容易在开发环境中就跑满,但是又没有必要上到128G这么恐怖,毕竟咱这个也不是工作站或者服务器,只是个人使用的。因此我选择了32Gx2的配置,正好组成DDR5的双通道。
电源
ITX机箱基本只能用标准的SFX电源,同规格电源越小价格越贵。我选择的联力SP750是750W,价格对比海韵的750W便宜了快300¥,足够满足我这种学生党了;750W在当前这套配置下当然跑不满,但后续如果要装显卡的话也没有问题,估计能支持个50系的70级别卡~
显卡
等待50系吧,看看什么时候才有值得心动的卡哈哈哈哈哈
存储
存储打算全选用SSD方案。主板上有三个SSD 插槽,只有一个是走PCIE 3.0,其他都是PCIE 4.0.那肯定得充分利用啦!我打算是一张1T装Windows系统+相关软件+相关代码,后续购置一张2T作为补充盘,以及一张1T作为黑苹果盘;Linux就使用WSL2进行即可,如果不是项目需要基本上不需要双系统。
系统设置
Windows
系统安装:我建议使用U盘制作win10的启动盘,随后再后续升级为win11,这样可以避免Win11安装时那个傻卵联网的验证需求= =
系统激活:可以选择淘宝买激活码,也可以善用搜索引擎找到对应的激活方法~
软件安装:基本的开发工具:
- VSCode:官网下载:Visual Studio Code - Code Editing. Redefined
- Python:官网下载对应版本:Welcome to Python.org
- Arduino:从微软商店下载。
- ESP-IDF:从VSCode-Extension中安装并配置,挂上梯子+Espressif源下载配置
- Clash:从Sockboom下载。
- Microsoft Office:参考视频操作
- Git:官网下载:Git (git-scm.com)
- NodeJS:官网下载:Node.js (nodejs.org)
系统配置:
SSH:一般系统默认安装了Client端的OpenSSH,因此只需要安装Server就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1
Get-WindowsCapability -Online | Where-Object Name -like 'OpenSSH*'
查看Server和Client端的安装配置。接下来就可以安装了:
1
2
3
4
5# Install the OpenSSH Client
Add-WindowsCapability -Online -Name OpenSSH.Client~~~~0.0.1.0
# Install the OpenSSH Server
Add-WindowsCapability -Online -Name OpenSSH.Server~~~~0.0.1.0最后启动:
1
2
3
4
5
6
7
8Start-Service sshd
# OPTIONAL but recommended:
Set-Service -Name sshd -StartupType 'Automatic'
# Confirm the Firewall rule is configured. It should be created automatically by setup.
Get-NetFirewallRule -Name *ssh*
# There should be a firewall rule named "OpenSSH-Server-In-TCP", which should be enabled
# If the firewall does not exist, create one
New-NetFirewallRule -Name sshd -DisplayName 'OpenSSH Server (sshd)' -Enabled True -Direction Inbound -Protocol TCP -Action Allow -LocalPort 22
SSH key for Github:
1
ssh-keygen -t rsa -C ‘Github@email.com’
一路回车即可。之后会告知你在哪里生成了ssh-key文件,ssh 公钥
(id_rsa.pub)
和对应的私钥(id_rsa)
。然后打开Github头像
->Settings
->SSH and GPG keys
,选择New SSH key,将公钥内容复制粘贴进去即可,添加必要的说明即可。Windows Terminal
这个是个好东西,它可以通过配置以快速实现不同的命令行工具切换,比如说集成Ubuntu,Git命令行等。我把Git配置到了终端里面,修改
json
配置如下: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ackgroundImage": "F:\\Pic\\Wallpaper\\wallhaven-ox861m.jpg",
"backgroundImageOpacity": 0.7,
"colorScheme": "Campbell",
"commandline": "E:\\Git\\bin\\bash.exe --login -i -c "export all_proxy=127.0.0.1:7890; exec bash",
"guid": "{1c4de342-38b7-51cf-b940-2309a097f585}",
"icon": "E:\\Git\\mingw64\\share\\git\\git-for-windows.ico",
"name": "Git Bash",
"opacity": 40,
"useAcrylic": false
},这样你就可以在启动Git的bash的时候自动挂上代理。另外使用
Alt
+D
然后在地址栏输入wt
即可在当前目录下打开终端,进而打开Git完成git的一系列的push/pull操作。
WSL
安装WSL需要在Windows终端输入:
1 |
|
根据提示安装即可。
黑苹果
TODO